土石流潛勢溪流
劃設作業流程與方法



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劃設作業分為三個階段,首先於室內進行影響範圍之初步劃設,以此為依據於進行現地調查時依現地地形地貌加以修正,再於室內作業進行編修,分述如下。

影響範圍初步劃設

一、影響範圍初步劃設

劃定方法係依谷口及(或)溢流點位置與扇狀地角度進行劃設,扇狀地半徑長度則以池谷浩公式進行計算。

  • 影響範圍劃定:決定影響範圍之頂點A,以山谷之出口、扇狀地之頂點,或坡度十度為頂點;或由A點依據土石流最大擴展角度(105度向下游劃出一扇狀區域;最後以扇狀區內坡度二度之等坡度線B作為土石流之到達邊界,則該扇形區與線B所含括之範圍,即為土石流之影響範圍。
  • 扇狀地半徑長度:扇狀地之半徑長度可由池谷浩公式,如下式,由此淤積長度便可決定出潛勢範圍圖Log( L )=0.42×Log( V × tanθα )+0.935其中V為土砂流出量(不被超越機率90%)( m3 ),V=70,992A0.61;A為「溢流點以上集水區」面積( km2 );L為淤積長度( m ) ; θα為流動區坡度。
豐丘潛勢溪流105度扇形影響範圍圖片
豐丘潛勢溪流-105度扇形影響範圍
二、現地修正土石流影響範圍
以初步劃設池谷浩公式所推估的105度扇狀地影響範圍為底圖,依現地勘查可能之溢流點位置(如谷口處、障礙物處或地形突然變緩處)重新定位, 而後根據現地地形修正,將土石流不可能會經過之部分去除。若以池谷浩所計算的扇狀地長度不足以涵蓋整個保全住戶範圍, 則經由現地勘查之狀況延長扇狀地之半徑長度。另外若於現地調查時發現除了底圖上之溢流點外,還有其餘鄰近保全住戶之溢流點存在, 則依具上述現地劃設影響範圍之原則,增加該條溪流之影響範圍。
若該條溪流於現地調查評估溢流點附近無保全住戶存在,則不劃設土石流影響範圍。
三、室內編修土石流影響範圍
依據現地勘查所得之溪流GPS定位、溢流點GPS定位以及現地修正之土石流影響範圍底圖,於室內作業時套疊1/5000黑白相片基本圖或彩色正射影像圖編修成為數值圖層。
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區修正範例圖
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區修正範例圖
新增土石流潛勢溪流判定標準流程圖
新增土石流潛勢溪流判定標準流程圖
四、新增土石流潛勢溪流判定標準流程
室內地形判釋與野外現堪調查進行分析比對圖片
室內地形判釋與野外現勘調查進行分析比對
五、土石流影響範圍劃設
  • 影響範圍初步劃設
  • 現地修正土石流影響範圍
  • 室內編修土石流影響範圍